院士齐聚第20届中国遥感大会,重磅干货在此
作者:adminchy 发布于:2016-08-15 10:02:39 文字:
【大】【中】【小】
中国遥感大会第一天,四位院士在他们的报告中谈了谈遥感科技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2016年8月10日-12日,第20届中国遥感大会在深圳召开。这一遥感技术交流盛会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两年举办一届,代表了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会议旨在通过国内外学者、专家、企业、政府代表、行业用户间的交流,放眼国际化,扎实推进遥感应用向更宽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大会第一天,四位身处地理信息与遥感领域的院士,做了有关遥感科技与应用最新进展的报告。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以下是泰伯网对四位院士报告整理的核心观点呈现。
徐冠华院士:遥感技术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海洋开发、气候变化等问题。由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顺畅,形成全球规模的信息物流。同时经济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各种生产要素或科技分工的优化组合,形成全球化视角利益格局。让这些可持续发展问题超越了国家边界,变成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的格局促使人类必须以全球视角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问题,而遥感科学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对其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意味着在解决区域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当中,遥感科学技术发挥重大作用。
放眼全球,美国、欧盟、日本都已经制定了全球对地观测战略,并把GEO作为实施其战略的重要平台。总体上中国已经具备天空一体化综合观测能力,部署一批气象、海洋、资源和环境减灾科研和业务卫星,以及地面、业务应用系统等建设项目。
虽然中国已经具备全球综合观测意识,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在配套的数据保障,进行提取、进行共享、应用服务方面,和国外先进系统相比仍旧存在差距。绝大部分面向全球卫星的对地观测系统还局限于国内数据的获取,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中国作为联合主席国地球对地观测组织GEO,正在倡导建立全球性的地球观测应用信息系统,这与中国目前的全球性战略发展目标基本一致,这是今后发展非常难得机遇。未来的十年,是中国正面临着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可以充分利用GEO这个全球平台,在区域和全球层次上,加速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随着高分辨率、定量遥感时代来临,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旧存在着系列性的瓶颈性制约问题。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处理应用能力,仍旧不能够相匹配。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高分辨率卫星观测系统的商业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制定和完善可实行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扶持、政企合作,军民融合,国家和地方合作,大力发展高分辨率商业化卫星星座和数据服务与应用服务体系。
目前,感技术应用目前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不够,遥感应用主体仍然是依托政府部门内部的相应机构,造成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遥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遥感走向市场、走向大数据,走向互联网+,才刚刚起步迈步子,前方的路还很长,这是新的更广阔的空间,这是技术与金融资本共舞的空间,我们大家尤其是年轻人要满怀信心,遥感技术有这个能力,我们的科学家有支撑这个新空间变成现实的能力。
传感器目前已经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卫星、无人驾驶、移动测量系统、海上声纳、无人机、手机等等,这是遥感前所未有的形势。
我国卫星空间分辨率目前可达到0.15米,各行业主要卫星包括以下几个:
气象卫星:通过三个在静止轨道运行的卫星观测地球浮云变化,每15分钟返回一次气象数据;
环境与灾害卫星:通过对地球进行高分辨率扫描,解决环境和灾害问题,代表卫星是载有SAR的雷达卫星;
测绘卫星:资源三号:中国第一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可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高分一号: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可区域成像; 高分四号: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
目前全球卫星超过5000个。空中有人机、无人机超过10000架。遥感应用渗入各行各业,海量数据也随之产生,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遥感数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将遥感卫星和地面传感器联系起来,形成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向全民提供服务,实现服务大众化。现在遥感大数据的应用在一些方面已经有了成功案例。
将遥感卫星和地面传感器联系起来,形成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向全民提供服务,实现服务大众化。李德仁院士以无控制全球测图、智慧城市应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分析洪水泥沙为例,对遥感大数据在其他行业内的应用进行了精彩论述。
除此之外,遥感数据也在军事和农业两大行业中有了突出进展。
军事:通过部队提供需求,对目标进行检索,图像每秒更新,每15秒进行监测,将秒级实时图像提供给作战部队;
农业:向农民提供光谱测量机,针对灌溉和施肥等农业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把控,做好精准农业;
不过,解决好在轨卫星数据处理、实时成像、高精度定向和相关检索才可以将遥感大数据更好的应用到其他行业中。未来5年,如果可实现遥感卫星数据和手机通过视频集成在一起,才意味着遥感数据服务真正大众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空间信息服务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将数据信息加工后推广到全世界;可在线调用传感器数据;实现全球覆盖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五位一体的实时服务。另外还要做好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工作,保证卫星数据可提供全方位、全球的实时导航定位。
不过,目前遥感传感器带来的海量数据仍存在很多问题,信息缺失、难解译,而且在遥感大数据应用推广过程中,仍需要行业人士一起努力。
郭华东院士:月球这颗自然卫星也可变身为遥感对地观测平台
郭华东指出,遥感技术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对地观测卫星,我国的遥感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仍值得研究一下月基对地观测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人造卫星越来越多,但太空垃圾也越来越多,在轨道资源也面临挑战,因此,需要面向地球面向未来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探测手段,遥感手段来进行认识。
二、我们可以探索新平台,月球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利用月球这颗自然卫星作为对地观测平台,可望实现对地球大尺度长周期,连续观测的能力。
月基对地观测平台则具有观测长期一致性、观测整体性、观测稳定性以及唯一性的四大优势,月球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综合观测平台。如果在月球上安装一些新型传感器,可以观测陆地、海洋等人类比较关注的地方,很可能对人类地球的研究带来重大的新发现。举例而言,将有助于迅速获取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的观测。
从宏观现象、板块构造角度出发,在月基平台上进行高精度观测,可以获取板块构造厘米、分米级的变化。
郭华东又援引了科幻小说家的例子。他指出,许多小说家都在幻想将来能否把人类一些重要文件放在月球上保留5亿年、10亿年,这虽是一个笑话但有望实现。
从可行性方面研究,月球上可以布设多模式的传感器,从月球的高度而言,这些传感器既具有巨大优势也有劣势,但都将是对遥感的一个补充。目前,我国在进行探月工程,就为月球作为观测平台提供了必要条件。
郭华东表示,在前不久参与美国NASA的座谈会上,三位局长都表达了要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合作意愿,这也说明了其它国家对月球的认识和兴趣一步一步往前移动了。
最后,郭华东表示,以月球作为一个遥感卫星看地球,观测陆地桥、板块、三极、能量平衡、地球之外的生命,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也非常有价值。但目前来说,工作的重点并不是月球建立基地,而是月基对地观测基础研究,以期在未来研究地球发生的现象。
正在举行的巴西里约奥运会,使用了遥感技术做安保,可以说遥感已经无处不在,人类已经进入了遥感大时代。
我国遥感在加速发展,特别是高分遥感专利的发展,让我们进入“遥感纳米级”时代。但我们也面临着困境。两个月前,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一个龙卷风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而对于这场灾难,我们很多遥感卫星没有发力。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是我们的瓶颈所在,遥感大数据智能分析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遥感智能时代,遥感人该怎么做?
我们要进行全自动化的几何处理,我们希望能够做出一套系统,把每一个项目做出来,用精准定位连接起来。
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等,为遥感计算提供很大可能性,所以我们可以用多粒度知识自适应计算,在这个基础上再利用我们的大数据辅助认知,把我们遥感影像像素用在专利信息产品,转为知识,到下一代。通过10到20年的努力,实现遥感智能信息提取。
在遥感智能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全自动化结合,做出高度智能化的信息产品生产体系,这样我们可以把遥感大数据管理起来。
只有管理起来才能真正用起来,比如说龙卷风,如果把这些都关联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关联起来,我们实时对地球任何一个点进行观测,进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
我们可以做一个遥感网,把全球遥感放在一个线条上,线上线下一体化;我们还可以做一个遥感大数据引擎,就像百度一样。为每一个人服务。